熱線:021-56056830,66110819
手機:13564362870
熱線:021-56056830,66110819
手機:13564362870
水體溶解氧含量是水環境質量的重要參數.本研究將室內模擬實驗和疏浚工程相結合,探討了疏浚對沉積物-水界面耗氧能力、微剖面溶解氧分布的環境效應.研究結果顯示,疏浚具有降低溶解氧消耗能力的潛在長期效應,但是由于還原性物質的暴露,疏浚后新生表層沉積物短期耗氧能力很強;疏浚沒有改變到氧氣在沉積物-水界面中的傳質深度.結果暗示疏??赡茱@著提高重度富營養化湖泊夏季溶解氧含量。
水體溶解氧的含量是衡量水環境質量的重要參數,也可以指示人類活動對沉積物及水體的影響。沉積物-水界面是湖泊生態系統的重要界面,眾多物質的遷移轉化過程發生在該界面.該界面上的溶解氧會強烈地影響到湖泊中的地化循環過程.溶解氧可以介入鐵、磷的耦合循環控制沉積物中磷的釋放;溶解氧含量較高時水體中的氨氮較低;湖泊反硝化進程會受到界面溶解氧的抑制。
沉積物疏浚是一項重要的湖泊內源治理技術.沉積物疏浚對溶解氧的影響是疏浚的其他生態環境效應產生的基礎.沉積物是湖泊溶解氧消耗的重要場所,其耗氧速率是評判湖泊耗氧能力的重要參數。湖泊沉積物是水體中物質的源和匯,也是微生物、底棲動物等生物的聚居地.湖泊疏浚去除了含有大量好氧污染物和生物的表層沉積物,但是也暴露出了含有大量還原物質的深層沉積物.這些還原物質可能消耗大量湖泊中的溶解氧.疏浚后新生表層沉積物耗氧能力有待開展實驗進行研究.
沉積物中的微生物、孔隙率等環境條件都可能影響到溶解氧在沉積物-水界面的傳質.由于疏浚強烈的改變了這些環境條件,溶解氧在沉積物-水界面的垂向分布也可能產生變化.研究疏浚對溶解氧在沉積物-水界面的垂向微觀分布,有助于研究疏浚所產生環境效應的微觀機理.但是普通的監測方法,破壞了沉積物-水界面,并且無法獲得溶解氧在微觀尺度的準確含量.微電極技術解決了這一問題.微電極可以測量環境參數在微尺度(微米級)空間上的數值,具有測量空間精度高、數據精度高、測定點無損等優點.
本研究將室內模擬實驗和疏浚工程相結合,利用微電極技術和自制好氧動力學設備研究:1)疏浚對湖泊沉積物耗氧能力的影響及影響的時間尺度;2)疏浚對溶解氧在沉積物-水界面微空間尺度的垂向分布的影響.并依據實驗結果,以溶解氧的變化為導向,探討了疏浚工程實施中應該注意的問題.
1材料和方法
1.1室內實驗樣品采集
東錢湖位于位于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東南部(E 120°42′,N 29°49′).為了減輕內源污染,減緩富營養化進程,2009年7月至2013年1月對東錢湖實施了生態疏浚.疏浚范圍涉及332萬m2,疏??偭繛?88.2萬m3,疏浚深度30-80cm.
同期于東錢湖UDR采集10 L湖水,由便攜式冰箱帶回實驗室.實驗前在25℃對湖水曝氣至溶解氧100%飽和。
1.2沉積物耗氧動力學研究
為研究疏浚后表層沉積物好氧潛力,表層沉積物再懸浮、疏浚淤泥泄露等情況對湖泊水體溶解氧的環境效應.采用自制的耗氧能力測定裝置(圖1)測定上述三個區域表層沉積物的耗氧能力.
測定中將反應瓶裝滿曝氣后的湖水,按10 g/L(干重/體積)加入新鮮沉積物,開始攪拌并測定開始實驗后70 min內溶解氧飽和度衰減情況.測定過程中前5 min每0.5 min讀取一次溶解氧含量,5~10 min每1 min讀取一次溶解氧含量,10~20 min每2.5 min讀取一次溶解氧含量,20~30 min每5 min讀取一次溶解氧含量,30~70 min每10 min讀取一次溶解氧含量.測定溫度為25℃.磁力攪拌器采用相同的功率.實驗測定不加沉積物的空白實驗.測定實驗初始原水和實驗結束時懸濁液中Eh和pH值。
由于FDR組在第13 min時溶解氧已經消耗完全,因此選用各組前13 min溶解氧量變化進行一級動力學模型擬合.并計算各組溶解氧半衰期(t1/2)和初始氧耗速率(r0)。實驗重復2次,結果取平均值。
圖1耗氧能力測定裝置示意圖
1.3沉積物—水界面溶解氧微剖面分布特征
為了研究疏浚對沉積物-水界面剖面分布特征及氧氣傳質深度的影響,探討其可能原因.利用微電極分析儀(丹麥Unisense),研究沉積物—水界面溶解氧微剖面分布特征.
利用UDR和PDR新鮮沉積物和湖水,構建兩個區域的微生物抑制和不抑制微宇宙系統.共構建沉積物-水界面燒杯微宇宙系統共4組,各組兩個平行.于25℃培養10 d后利用微電極系統分析沉積物—水界面溶解氧的垂直剖面的分布.設定微電極系統電極穿刺步距為500μm,主機響應時間為3 s。